導師分享

 

樂在其中、學在其中

分享校園外牆美化活動的一點體會

戴碧筠@零距離合作社

   聖誕節是普天同慶的大日子,能在佳節與親友共聚天倫,的確是一件樂事!去年的聖誕節,本會的導師們應嘉諾撒學校之邀,有幸聯同該校師生進行校園外牆美化活動,能於普天同慶的節日共同繪製大型壁畫,分享節日關懷與校園文化,同樣是一件既難忘又別具意義的樂事!

   本次校園外牆彩繪美化計劃獲高小同學的投入參與,由啟導工作坊的概念構思、草圖繪製至創作當天的顏料調配、落筆繪製、修邊潤飾到清洗用具,同學們都親力親為,全情投入,努力學著怎樣掌握彩繪的技巧,而每當遇有不明白之處,他們都會向導師們請教,體現出每一位參加學員的個人創造力與主動學習的積極性,在輕鬆的學習環境中一展所長。

   由於是次彩繪的畫幅頗大,需要講求每一位參加者的合作性,否則各有各畫,畫面最後可能會變得不可收拾,甚至引起不必要的爭執。因此在彩繪開始落筆之前,導師都會一再提醒同學們要注意分工、協調、互動和溝通,高小年級的同學們都將導師的話放在心裡,漸漸地大家打成一遍,氣氛和諧溫馨,體現出濃厚的團隊精神,大大加快了工作的進度,亦讓假日的校園迴響陣陣歡笑聲,每天暮色時分日落黃昏,導師與同學們都懷著對明天彩繪進度的期望,笑著揮手告別。經過數天以來的努力,大伙兒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工序,亦一步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間的情誼,讓本次藝術校活動締造出一幅美麗的大型壁畫之餘,還蘊釀出珍貴的情懷!

           
   

  我們相信藝術教育的功能不僅在於培養專業的藝術工作者,在普及教育中,藝術教育更能配合其他學科培養出獲得全面發展的人才。特別是在基礎教育取向日漸轉向以人為本的今天,「應試模式」已漸成明日黃花,而藝術教育就為取而代之的「素質模式」提供了更多的出路,我們可以透過教授基礎的藝術知識和原理,提高莘莘學子的審美修養與藝術鑒賞力,同時更能以美輔德,透過藝術創作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,完善學生的道德價值觀,為未來社會培育出具有感知力與創造力的人才。

  以本次校園外牆彩繪美化計劃為例,同學們在啟導工作坊中透過導師的解說與資料圖片,認識了壁畫藝術的基本特色與製作步驟原理,然後在實踐創作的過程當中他們對彩繪技法獲得了練習的機會,達致了認知與技能方面的培養;而大型創作講求合作,為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溝通互動平台,讓他們學習包容彼此的不同,嘗試共同解決問題,分享藝術創作的樂趣,達致情感交流、加強團隊精神與默契的目的,促進校園的內聚力,傳播校園文化。

  作為教育工作者,我們樂見每一位學生都能快樂成長,熱愛學習,自主自覺地追求學問,擁有靈活的思維,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,然而這不是空中樓閣、不是「理想」,這是可以透過教育機構的推動,鼓勵同工的協作、共同構思與精心安排來逐步實現的。藝術教育在普及教育中具有其特殊功能,我們不妨以此為徑,在教學過程當中將之廣為應用,讓學生樂在其中、學在其中。